更新时间: 2025-03-09
青砖的烧结初期, 一般前3 d为软材文火细烧, 因为青砖的干燥为自然干燥, 一般情况下含水率不小于6%, 如果温升过快, 可能造成坯体出现烧结裂纹或炸裂。每次添细材不宜太多, 以免因燃料状况不稳, 产生烟气量时大时小, 且马蹄窑无引风设备, 烟气流通不畅, 不利于砖坯整体升温, 浪费能源。三天后, 用手摸窑壁如有发烫的感觉, 并且大约1 min后放置在烟筒上的冷铁板无水珠出现。此时可以大火烧结, 烧结工作需2人轮流作业, 燃料材质由软材变成硬材, 加火须少添勤添, 看火工作非常重要, 以免造成局部过烧或升温过快。再过3 d后, 当烟筒出口出现白烟时, 开始准备闷窑。闷窑前须将燃烧室调成旺火后加足燃料, 首先将内门用砖坯封住, 外套黄泥, 再将外门封死。封窑前期, 开始着手修整窑顶黄土层, 并叠起30cm的围堰, 压平浮土。封窑结束后开始向窑体饮水, 即于窑顶黄土层上缓慢加入清水, 同时密切观察水渗入情况, 如发现有较大气泡或有较小漩流产生, 必须立即进行封堵, 以免因大量冷水的侵入, 造成坯体炸裂或粉化塌窑。加水工作需维持2 d时间, 在此期间必须认真观察水的渗入状况, 使水位始终保持在20 cm左右, 不得出现断水现象。窑炉饮水大致时间为4 ~ 5 d, 此时需用铁钎插入黄泥层,每钎饮水半径为1 m为佳, 插入深度应根据水面保持情况而定, 不得插入过深, 以免造成湿塌或砖体颜色差异。每插一钎之后, 必须观察水面变化, 以防发生透水现象。当饮水工作结束后, 用手摸窑门无烫手的感觉时, 可以开窑和人工出窑。